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广州GDP增速领跑一线城市的背后
   2019-11-12 16:00:54    文字:【】【】【

近日,各大城市陆续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GDP数据。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GDP总量,依旧遥遥领先于二线城市。增速方面,时常被“忽视”的广州,竟在一线城市中悄然夺冠!

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GDP17868.99亿元,同比增长6.9%。

北京经济一如既往之稳健,经济增速6.2%,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上海出现反弹,GDP增速6%,较上半年增长0.1个百分点。深圳GDP为18689.13亿元,同比增长6.6%。

传统支柱产业,广州工业同样受到汽车大环境拖累,但投资和新兴产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八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3174.06亿元,增长7.0%,经济稳中有升。

除此之外,广州经济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实体经济不断被夯实,工业投资特别是民营和外商投资增速等核心经济指标显著回暖;二是新旧动能转换正稳步推进,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增速可观。

夺冠不是偶然。广州的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完备,人口不断增长,教育科研机构数量庞大,客观上决定了这个城市一旦找对了正确的方向,想不出新出彩都难。

在顺境时不骄燥,在逆境时不气馁。广州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保持千年不衰的商业型城市,其繁荣远早于纽约、首尔、东京等当今世界名城,与广州曾一起站在世界巅峰的威尼斯现在只有往事可追忆。不是刹那的烟火,不似即谢的鲜花,拥有千年历史的广州,需要用历史的刻度来丈量。不争一时之长短,不论短时的是非,广州的开放和韧劲又岂是三个季度可看尽?

让我们再次重读南方+爆款文章《广州为什么是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上、中、下),看千年老城缘何有底气迸发新活力。


1、最好的地理环境 连台风也绕道的城市

考量一座城市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她的地理环境。作为一座沿海的港口型城市,如果没有优越的地理环境,那么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很可能因为一场台风、地震等灾难的到来就遭受巨大损失,严重的则可能让多年积累的成果毁于一旦,让发展中断。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例如16世纪的葡萄牙首都和贸易中心里斯本,在1755年的大地震后走向衰落。


广州,在地理条件上,就是全世界少有的“福地”。两千多年前,老祖宗挑选这个地方建城,历史证明是极其有眼光的。

每年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台风的侵袭,广州却很少受到台风的直接侵袭。网上流传最多的是,广州几千年均无正面台风冲击的历史。

2017年,台风“天鸽”“帕卡”正面袭击珠三角,广州全市却没有重大灾情发生。

2016年,台风“妮妲”到广州门口又温柔地往西拐弯,广州也赢得“风水宝地”的赞誉。

珠江河口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水系与独特河口系统——河网相连,潮流交会,三江交汇,八口入海。而两千多年来,广州一直处于三角洲的中心枢纽位置。

广州在古代被称为番禺,《史记货殖列传》里说番禺“处近海”,就是说广州是一座海滨城市。而广州能够坐稳地缘中心的位置,除了靠海,还有另一项厉害的优势——有靠山。旧时越秀、番山、禺山三山之脉自白云山蜿蜒而来。山海相连,背靠着宽厚的山体、陆地,面对着广阔的海洋,坐拥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出海口,广州由此拥有双重的发展依托,也成为了珠江三角洲和粤东粤西粤北的要塞。

背靠大山,中有珠江,面朝大海,这是广州优越的地理位置的现实描述,也是广州地形的真实写照。

虽然司马迁把广州划入了滨海城市之列,但是,珠三角低山丘陵罗列,台地纵横,为置身枢纽位置的广州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口袋”。海洋学家这样解释:当台风风圈遇到陆地时,风场与陆地地形作用形成摩擦力,由于广州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周边地区多山脉,风场与粗糙山脉地形作用的摩擦力大于平坦地形,在大的摩擦力作用下,台风就会向东或西偏转。与此同时,伴随着珠三角的发展,高楼大厦林立,增大对风的摩擦阻力,风力也被不断削弱。

在《硅谷百年史》里,作者阿伦?拉奥就认为,在硅谷的发展过程中, 一个经常被提及但却被低估的事实是这里所处的地理位置带来晴朗的地中海式气候,许多创业者都是被这里美好的天气所吸引,包括晶体管之父肖克利——他创办的研究所及公司被认为是硅谷技术初创公司的种子。国硅谷

好位置,好气候,少灾难,少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今天广州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为广州带来各种财富要素的汇聚。东边携手深莞惠和香港,西边拥抱佛肇、珠中江和澳门,进而辐射粤西地区,左拥右抱的广州拥有更为广袤的经济腹地。从东到西,物流、人流、资金流快速融通。

如果从世界版图上看,广州正好位于太平洋西岸生产性地带的枢纽位置,连接着中国腹地和东南亚。以广州为中心画一个圆,可以发现,众多竞争力强大的全球城市都在不远处。是中国北京、上海、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是中国香港、深圳、新加坡、吉隆坡,西则是孟买、迪拜。作为中国陆地版图与东西方大动脉距离最近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广州自然而然地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中心。

可以说,广州站立在珠三角甚至是中国南方最佳的地理位置。地缘优势是建城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州一直保持长久不衰的重要财富密码。

2、天然的深水良港,向海而生、千年不衰

坐标广州龙穴岛,主岸线长5.7公里的港区内,驳船岸线长达2.7公里,多艘当今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装箱船都曾靠泊这里。

这里的码头操作效率排名全球港口前列,16个万吨级专业化集装箱深水泊位昼夜不息,平均一只集装箱的装卸时间约为1分钟。

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广州是千年不衰的通商港口城市。一直拥抱着以商业文明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从汉代就有了海上贸易,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是通达波斯湾和东非等国。沿海上丝绸之路远来的商舶帆影与海风相伴,为这座城市带来文明的滋养。

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6-公元220年),中国的丝织品、瓷器、铁器、铜钱、纸张、金银等以广州为起航站运往海外,换回珠宝、香药、象牙、犀角等物品,广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贸易大港。

唐代的广州,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南海神庙前的港口呈现一片空前繁荣景象。唐代以广州为起点的“广州通海夷道”长达14000公里,已到达阿拉伯半岛和东非国家,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刘禹锡这样描绘唐朝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

唐宋时期,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盛唐时,朝廷在广州设立中央直辖的外贸管理机构职务——市舶使。世界各地的商人纷至沓来广州进行贸易。据统计,公元713-公元741年间,每年来广州贸易的外国商人达80多万人次,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的海外商人都以此为据点经商。

元代(约公元1206-1368年),世界上同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有140多个。

明清数百年“一口通商”的国策之下,广州曾是全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通商港口,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到:“1514年,葡萄牙商人与广州通商,1577年,他们又在澳门设立了永久的商业根据地;这时,中国开始直接感受到生气勃勃的新兴欧洲的影响。这些葡萄牙人收购中国的丝织品、木刻品、瓷器、漆器和黄金;同时,作为回报,他们又推销东印度群岛的肉豆蔻、丁香和肉豆蔻干皮,帝汶岛的檀香,爪哇岛的药材和染料,以及印度的肉桂、胡椒和生姜……到18世纪中叶,中国人向所有国家开海贸易,不过,贸易地点仅限于广州和澳门。”

作为清政府专设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广州十三行”更是开启了中国以贸易连接全球的历史。广货沿着“海上丝路”漂洋过海,也造就了当时的世界首富,他叫伍秉鉴。清朝时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1834年,浩官对他的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2600万元。”而在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700万元。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港,让广州人非常自豪的是,这些港口当中,只有广州长盛不衰。泉州港,在宋代最鼎盛的时期,号称“东方第一大港”,在明清之后却由于海禁从此一蹶不振。

翻开世界历史,港口城市的兴起与衰落、财富的汇聚与流通令人感叹唏嘘。

在使得大陆与大陆连接、命运与命运相遇的海上,海上的贸易改变了历史。公元1368-1484年,威尼斯开始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1498 年,葡萄牙人绕过非洲,进入印度洋时,建立起他们的西方海上霸权,里斯本崛起取代了威尼斯的地位。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改变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西班牙人凭借在大西洋上航行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巴塞罗那成为世界第一大港。1588年夏天,无敌战舰最终在葡萄牙西部小城阿尔马达遭到了英格兰舰队的重创,西班牙各大港口此后迅速衰败,拥有雄厚工业基础的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之后,两次世界大战,欧洲港口衰落,纽约则一跃成为世界最繁荣的港口工贸城市……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广州依旧在。纵观全球,历史超过两千年、从未衰落、今天繁荣依旧的现代化商业城市,也只有广州了。

2017年,全球最为权威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发布的2016年世界级城市名册显示,广州首次入围Alpha-级,成为全球49个世界一线城市之一,在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在这个榜单里,伦敦、纽约的建城时间都比广州短,亚洲最大滨海都市日本东京的历史只能追溯400年前。与广州差不多同时期崛起的意大利威尼斯早已衰落,辉煌一时的荷兰鹿特丹也被众多城市赶超。

港为城用,城因港兴。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在全球经济演变中屹立不败之地,港口的蝶变必然包含其中,比如伦敦、纽约。

广州也是如此。面朝大海,向海而生,站在集装箱年吞吐量2000万标准箱(全球第七)的新起点上,港口连接着广州的过去,亦昭示着广州的未来。

150多条由中远海运、中国外运、广州港集团等企业开通的水上驳船支线,覆盖了整个珠江—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网络。相当于把南沙港的巨轮开到了货主家门口。每年通过水上驳船运输集装箱数以百万计

在一艘水上驳船抵达南沙港区码头之前,早有集成系统已经对船上的集装箱进行详细分类。货物抵港后,有的被吊装到拖车,最快10分钟内便可以登上远洋巨轮,有的进入码头堆场,等待班轮靠港。

2017年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全面投产,2018年,广州、佛山、中山三市共建的南沙港区四期码头正式开建,预计2020年投产。此外,广州-东莞组合港建设成立工作小组。广州港也不再依靠单打独斗。

背靠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广州港在华南乃至中国的贸易枢纽作用,仍是全球城市竞争中广州的制胜法宝。

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刚到广州,都会因公交车前长长的队伍感到惊讶:居然不抢着上车?上了车就更惊讶了:竟然没有售票员,每个人却都自觉投币。如果正好身边有一位老人,立刻还有人主动起身让座。

无人售票、坐车不抢座、主动为有需要的人让座,这些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习以为常的场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在内地却还是广州独有的风景。很多人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流行音乐,是广州文化的巅峰,因为只有那时广州的文化才走向了全国。

而其实,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州的强大正在于其极具生命力的草根文化。无人售票、饭后打包、AA制,这些当年让初到广州的人无不瞠目结舌的行为习惯,如今已渗透到了全国。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改变着每一个来到广州的人,他们慢慢接受并慢慢被改变,然后又被他们带回家乡,进而改变了很多地方的生活方式,影响至今。

2017年,广州市GDP突破2万亿,广州为什么成为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地理环境、地缘优势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广州这座城市两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张力以及她给这座城市的人们所带来的从容、淡定、开放、包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难得的“规则意识”,并且把这种“规则意识”转化为市场经济中的契约精神,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带来了商业的持续繁荣。

3、骨子里的包容,深藏于民间的开放

1995年,24岁的青年丁磊从宁波来到广州,创办网易。8年后,他成为全国首富。他曾坦诚地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心目中,广东是一片真正的热土。我在广州的城中村住过,从零起步,广东包容我、接纳我,给我机会。”

1992年,许家印从河南舞阳钢铁厂辞职后先到深圳,在站稳脚跟后,他自告奋勇到广州成立一个新的分公司,许家印带着一个司机三个员工奔赴广州,在城中村租了三间小屋子,随后凭借珠岛花园项目一战成名。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成立恒大地产,开始了独自创业,这年他38岁。22年后的今天,许家印已经成为全国首富。恒大足球两次夺得了亚冠联赛的冠军,一时风光无两。

这个城市的舞台中心,似乎一直都是外来的创业者处在聚光灯下。而本土成长起来的知名人物,你记得几个?

这并不是偶然。在黄埔古港的南海神庙,有一座达奚司空塑像——一位皮肤黝黑、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左手举于额前,作望海状。传说,达奚司空是唐朝波罗国(今印度)一名海员,回程时经广州到南海神庙游玩而误了返程的海船,于是望海悲泣而立化。

为一个外国人塑像,说明那时的广州人就已经把全世界来到广州的人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忌妒、不计较、不算计,一起发展、一起做大,甚至从不忌惮有一天别人会比自己做得更大,有一天会跑到自己前面去。

也难怪如“扫地僧”般存在的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毕业后来到广州,一待就是24年。在天河充满市井味的软件园区旁,他带着团队开发出了“连接一切”的微信。当微信成长为月活跃10亿的社交巨头后,张小龙也没有想着将总部搬回深圳,位于海珠区的TIT创意园至今仍作为微信的发迹地,辐射着中国的互联网产业。

给外来者让出空间,但自己就不发展了吗?不是!

声名远扬的长隆集团,这几年已让很多人“为了长隆拖家带口来到广州”,但其创始人苏志刚于外界却一直是模糊的存在。他从“一辆自行车、一块砧板、一杆秤”做起,到坐拥世界一流旅游集团,却低调到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照片。“只要你不怕苦,做一行爱一行,也一定会成功。”这是苏志刚常说的话,其中也道出了广州人骨子里的精气神。

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中,成长在广州的年轻人似乎总是最早吃螃蟹的人。上世纪80年代,当外企刚刚进入中国时,最早进去工作的就有很多广州年轻人的身影。广州还有中国内地第一家现代购物中心天河城、第一家自选超级市场友谊商店、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第一个扬手即停出租车公司广州白云小汽车出租公司等等无数个“第一”。

甚至在你身边的同事中,那个低调、踏实、经常工作到凌晨的人,说不定就是家里有着好几套房的“广州仔”、“广州女”。就像东山少爷的那首《广州仔》里唱的:“这里的风光,你我的依归,常常地为她着迷。光阴似箭,碌碌无为,我哋觉得失礼。”

同事西西,曾在重庆、上海生活多年,来到广州两年多,就被这座城市“圈粉”了。她说,这个城市有亲切感,思路很简单,在广州,不管你来自哪里,你都不会被见外,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就好,没有那些无形的束缚和包袱,过得轻松自在。

广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给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提供着公平的机会、事业乃至话语的空间,而一直成长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好像少有站到舞台中心时,但却从来没有失去自我的追求。

4、潜移默化的无形张力,走向全国的文化

AA制、“吃饭打包”,是从广州走向全国的又一民间文化。

老朱是北方人,2002年,他到广州读大学,与同宿舍的老广一家吃饭。酒足饭饱,山珍海味犹剩半桌,服务员拿着饭盒来问“要唔要打包”,令老朱十分惊讶。

惊讶的不止这一次,为同学庆祝生日,买单时,招呼大家聚餐的同学说,“每人交30元。”老朱有些不解:招呼吃饭却不买单,有那么小气么?

广州还有一项风俗,在网上被誉为“业界的清流”。有人戏谑:如果你接到的“红色炸弹”来自广州的朋友,那么,恭喜你:钱包可以放心了。放眼全国,“份子钱”普遍为500元到5000元,而在广州100元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南番顺地区,甚至一分钱不收,把红包折个角代表受礼便还给你。

这些生活细节,把广州文化中务实、低调的作风显露无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全国的日常习惯也源自广州,比如现在各地都已经能自觉做到的“公交让座”,也是由广州最早引领的。1986年,广州一汽巴士5路线就和沿线12个单位一起倡议发起“友爱在车厢”的活动,号召人们从自身做起,相互礼让。现在,广东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的调查显示,广州公交让座率超过95%,在高峰期也有80%,在全国名列前茅。

广州妹阿霞在北京读书7年。每次过年从广州买的新衣服,穿去北京都遭到班里同学强势“围观”,新潮的喇叭牛仔裤、时尚的宽松毛衣,甚至阿霞烫的一头卷发,都引领学校潮流。

其实,一直以来,与上海相比,广州人的时尚可能更本土,西关小姐的时尚也往往不是欧洲或者好莱坞形象的翻版。

上世纪90年代,全国做服装生意的老板,无人不识广州。一出广州火车站,聚集着各类服装批发市场,有着当下最流行的服装款式。阿霞说,“印有李小龙头像的T恤、三七分的发型、广州总要比别的地方提前流行大半年。”

“如今,广州人或广东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已越来越成为内地人们的仿效对象。人们的‘活法’开始与前不同,除学会了喝早茶和过夜生活、跳‘的士高’和说‘哇’外,也学会了炒股票、炒期货、炒‘楼花’……”易中天在《读城记》里这样描述广州文化带来的影响。易中天认为,广州文化对内地的影响已远远不止于生活方式,而且已直接影响到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在知乎上,“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这一问题有654个回答。至少获得700个赞的几个精华回答,他们爱广州的核心点都是广州开放、包容的文化

网友们说:

浏览 (482)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网站编辑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